本报讯 近日,由深圳地铁集团(下称“深铁集团”)下属企业开发的一项重点项目——“深铁前海时代尊府”,其采购环节因部分中标单位的资质问题,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。该项目地处深圳前海,作为国家级特区和改革开放的桥头堡,其市场环境的公平与公正是应有之义。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疑点,也因此引发了关于国企采购流程规范性的深度讨论。
焦点:多家中标企业被指“资质异常”
风暴的中心,是一系列由深铁官方“智能招采管理平台”上公示的中标结果。项目业主根据这些公开信息与工商数据进行核查后,对部分中标单位的资质提出了强烈质疑。
其中,中标了“智能门锁采购及安装”的“深圳市集宝佳科技有限公司” ,中标金额近160万元 。但企业公开信息显示,该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仅为2人 。业主代表称,其工商注册地址在实地探访时发现并无人员办公,已人去楼空 。
类似的情况并非孤例。业主方面指出,其他几家中标单位也存在疑点:
“1人公司”承接480万防火门工程:中标金额超480万元的防火门及防火卷帘门采购项目,其供应商“惠州天盾门业有限公司” ,公开信息显示参保人数仅为1人 。该公司不仅有过两次行政处罚记录,还曾作为被告涉及多起合同纠纷诉讼 。
注册在民宅的“0人公司”供应65万灯具开关:为项目提供开关插座、灯具等产品的“深圳市合创盛源科技有限公司” ,工商信息中参保人数竟为0人 ,且注册地址位于一处居民楼内 。
“老赖”企业中标厨房地砖:中标金额约17万元的厨房地砖采购项目,由“佛山市拉菲斯顿陶瓷有限公司”获得 。该公司参保人数仅1人 ,并有总额超过1330万元的法院强制执行记录 。
回应:称流程合规 公众期待更详尽说明
从业主提供的材料看,针对市民通过“民意速办12345”等渠道的反映,市国资委曾作出答复。该答复内容引述了开发商深铁置业的说法,表示相关采购流程“合法合规,公平公正公开”。
然而,这一官方回应与业主方实地探访发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中标智能门锁项目的企业其注册地“人去楼空”的现状 ,让公众对采购的尽职调查环节产生了疑问。
讨论:国企责任与市场公信力面临考验
作为市属大型国企,深圳地铁集团承担着重大的经济与社会责任。按照规定,国企的招投标流程通常对投标单位的财务状况、技术实力、历史业绩和履约信誉有着严格的要求。此次多家呈现“空壳化”或“高风险”特征的企业能够中标,不禁让外界对其实际执行的审核标准产生疑虑。
事件引发的讨论已超出典型的业主与开发商纠纷范畴,触及了公众对于国企采购透明度与国有资产监管的核心关切。面对官方“合法合规”的回应与中标方“人去楼空”的现实割裂 ,公众的追问也因此更加聚焦:
审核机制为何失效? 在国企严格的供应商筛选体系下,为何未能有效识别和过滤这些存在明显风险的企业?
如何保障项目品质? 将防火门、智能锁等关键建材交由如此令人存疑的企业供应 ,项目的最终品质与安全如何得到保障?
国企的公信力如何维护? 面对公众基于公开信息的合理质疑,除了原则性的回复外,是否能有更详尽的说明,以回应社会关切,维护国企的公信力?
国企的担当,体现在直面质疑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诚意。对于此事,一份简单的“粘贴式”回应显然不足以释疑。前海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,其市场环境的公平与透明尤为重要。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,期待深圳地铁集团能以负责任的态度给出更详尽的说明,展现国企应有的责任与担当。后续将有进一步报道。
来源今日头条